改變成真 持續發生
Do the right thing , Do thing right
專業管理

顧問專欄

台灣新創團隊如何前進國際

從0到1到n的創業過程,有如過五關斬六將,無時無刻不在解決問題、克服困難。有些困難,是新想法或新作法在傳遞推廣中自然會遭遇的摩擦力;有些困難,是市場裡的原有勢力不甘被征服、被取代,為了本身生存而採取有力的反撲;還有些困難是因為新創公司的規模一再放大, 必然會面臨各式各樣的瓶頸。

因此,創業也可說是一個不斷找出瓶頸、尋求突破的過程。一般創業者會遭遇的瓶頸,無非以下四種:

1.人才的瓶頸  2.資金的瓶頸  3.速度的瓶頸  4.地域的瓶頸

 

台灣新創團隊想前進國際,可以怎麼做?

台灣具有優秀技術或獨特創意的新創團隊,如果決心要打進國際,為了解決人才、地域和資金的瓶頸,有上、中、下策可以考慮:

上策:完全用開放的角度,去思考新創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,在不同階段會遭遇到哪些瓶頸、突破這些瓶頸又需要聚集哪些資源。如果進入美國市場是公司的策略目標,口袋夠深的矽谷創投資金絕不可少。

想要得到矽谷創投青睞,大約需要幾個條件,1.新創的題目要夠大,能夠在美國上市或被併購;2.公司最好登記在美國,台灣公司根本不必列入考慮;3.CEO具有向矽谷創投募資的能力;4.在美國打造行銷團隊,而非從台灣遙控。這些條件不容易全部滿足,其中最困難又最重要的條件應該就是CEO,而這也是台灣團隊最大的弱項。

過去20年,我還不曾看到台灣新創公司的CEO成功從矽谷一流創投基金獲得投資。因此釜底抽薪之計是:從創業早期,便直接在矽谷物色理想的CEO,承諾10~15%的股份;募集到資金後用美國模式經營,以美國為總部,台灣團隊為後勤及研發基地。如此使用矽谷的資金、執行美式的行銷策略、進軍美國市場,成為徹頭徹尾的典型矽谷新創。

中策:台灣新創公司在美國費心尋覓策略夥伴,也許是在同一領域的新創公司,在技術上共同開發或相互授權,在行銷上互為代理,甚至在股權上彼此持有股份。等到互蒙其利的友好關係逐漸建立之後,併購也會自然而然成為雙方的選項。

目前全球各地區爭相創業,創新的供給面已經有過剩之虞,因此這種策略合作的模式可以避免重複投資,合作雙方各自專注於最擅長的領域,以合縱連橫來增加槓桿效果,加速進入靠一己之力無法進入的市場。更積極的作法還包括結合數家具有綜效的新創,向上綑捲(roll up)成為一家規模較大的公司,加快攻佔市場的速度。

如果台灣的創業者除技術外一無所有,連開創期的人才、資金瓶頸都不能突破,就算擁有多麼顛覆性的技術,也得面對殘酷無情的價值半衰期。這時候不如採取下策:將技術放在公開市場,甚至成為開放性的智慧財產,徵求有興趣者參與,或授權、或帶槍投靠、或共組公司。這樣的安排雖然不能得到金錢價值的最優化,但至少也創造出能造福人群的基本價值。

 

「開放式創業」的未來想像

過去的創業模式有如一個封閉系統,創業者用有機方式逐漸累積資源,一步步突破各種瓶頸,假以時日,新創事業也能成長到它的最適規模。但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,現代創業者需要在一個開放系統中尋找最佳的發展途徑,他必須探索各式各樣的選擇。技術可以開源,資金可以群募,團隊可以海選,這種創業的模式,姑且稱之為「開放式創業」(Open Startup)。

開放式創業跟傳統封閉式創業有什麼不同?大約可以歸納出下面幾點,

1.以終為始,預想公司未來的圖景。如果想要打進國際,就必須預估各種瓶頸出現的時機,及早佈局,而不像封閉式創業,創業者往往摸著石子過河,走一步算一步。

2.用跳躍式的方式自全球取得資源,快速突破各項人才、資金、地域的瓶頸,而不是用線型的方式,僅自身邊的環境獲得資源,逐步累積。

3.開放式創業必然十分國際化,凝聚團隊的力量除了共同的利益外,只有靠理念和信任,而不能光憑個人關係或是特殊的恩惠。

開放式創業既是一種創業的模式,也是一種心態。理論上,它可以幫助台灣新創團隊加速進入國際,但在實務上,台灣團隊要有能力實踐開放式創業,還有一段距離。不過如果知道以色列的許多新創早已用這種模式登陸美國,我們應該有信心,台灣遲早會有人證明這個模式可行,之後其他創業者也就容易跟著複製。但不必患得患失,追根究底,一項增進人類福祉的創新如果能獲得實現,創業者的成就感應該會勝於任何金錢價值。這是開放式創業模式的最低效益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60/article/10208

本頁瀏覽人次:183人